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 】 发布时间:2013-05-07 点击次数: 次
森林培育与发展食用菌,一个种树管树,一个消耗资源。两件事同时出彩,不是件容易事。
黑龙江省鹤岗市十八号国有林场做到了,他们不但实现了森林面积与蓄积的"双增长",还同步利用森林资源,实现食用菌年产量超过500万袋,年产值近1000万元。
十八号国有林场担负着鹤岗市主要水源地细鳞河水库的保护任务,一个生态型林场,在着力提升水源地生态质量的同时,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起食用菌产业。林场职工用于购置新房等资金,几乎全部来自食用菌栽培。
为做大、做强食用菌产业,增加产品附加值,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,2000年,十八号林场建成菌类产品加工厂,生产以压缩木耳为代表的系列产品。2001年,"三野"牌菌类产品商标获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,成为黑龙江省3家无公害菌类产品之一。
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,林场与食用菌栽培户成立了食用菌协会,在产品销售、原料供应、废菌袋再利用、技术服务等方面,为栽培户提供服务。林场大面积推广铺地膜、网架晾晒、小孔开穴、室内催芽等先进技术,食用菌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。
随着食用菌栽培规模不断扩大,原料开始短缺,栽培户压力不小。林场自筹资金建起食用菌原料粉碎加工车间,使林场采伐剩余枝丫材得以全部利用,降低了栽培成本。
林场每年都出台市场保护价,从职工手中直接收购产品。依托公司+协会+农户的模式,林场部分职工栽培食用菌年产超过10万袋,年纯收入10万多元。
食用菌发展为十八号国有林场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积累,为林场基础设施的改善提供了可能。
近年来,十八号林场完成了林场至市区高等级水泥公路建设,客运班车每天两个班次,方便了职工出行和各种物资、产品运输。林场新建了自来水供水系统,结束了职工长期吃水难问题。林场投资硬化了居民区街道,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,并绿化了街道,改善林场职工的居住环境。有线电视、移动电话、互联网络在林场全面开通,为职工获取更多的信息创造了条件。
目前,十八号林场设有36人的重点生态林管护队,森林培育管护力度逐步加大,改变了过去重造轻管的现象。为了巩固造林战果,林场还出台规定,把森林抚育与发展食用菌挂钩。抚育下来的柞矮木、枯死树粉碎加工,无偿提供给积极参加中幼林抚育的食用菌栽培户,这项规定促使许多职工义务上山抚育中幼林。
现在,林场每年抚育中幼林超过8000亩,不但偿还了以往的抚育旧账,同时支持了林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。
林场废菌袋晾干后达2500吨,拿出1000吨作为气化原料,就可以满足林场居民生产生活使用。十八号林场计划引进秸秆压块设备,对1500吨废菌袋进行压制成块。其中,300吨用于冬季林场锅炉使用,剩余1200吨对外销售。按市场最低价300元/吨计算,每年可实现产值36万元。
食用菌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,它让职工意识到,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,产业需要反哺造林。截至目前,十八号林场已累计造林15.2万亩。